精尽人亡是真的吗?婚前一个个生猛的硬气小伙婚后变身修身养性的节欲主义。那么,这些都是真的吗?下面一起详细了解下。
精尽人亡是真的吗
“精尽人亡”真的存在吗?真的有“精尽人亡”这一个说法吗?往下看:
什么是“精尽”?一般来说,男性每次的射精量大约为3-5毫升,精浆可以通过食物得到快速的补充,而精子虽然也是每时每刻都在生产,但由于其发育成熟所需时间较长,大概为三个月,所以频繁的射精有可能会导致精子的暂时清空,到后期射出的就只有精浆,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“精尽”。

“精尽”在生活中其实是很常见的,一名男性如果连续射精,基本上到第4次后精液当中就已经没有精子了,但是此时对男性的身体健康并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,也就是说,“精尽人亡”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。
除此之外,男性在射精后会产生自我保护机制,短时间内对性刺激没有反应,性器官也不会勃起,所以一个人连续射精的次数是很有限的。虽然不存在“精尽人亡”的情况,射精次数也没有限制,但是频繁的射精会影响生育能力,且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,所以建议各位男性还是要节制一下。

下面关于:一滴精等于十滴血,精液营养高;男人一生只能射精6000次,所以得省着点;纵欲伤元气,精尽而人亡等这些说法的真假详解:
1、一滴精=十滴血
但从这话就剖析出是建国前的男权社会下,为了应付三妻妻妾,一种恩宠手段,表现出这是多珍贵,一滴精就等于十滴血了。
然而,建国以后是要讲究科学的:
精液里面90%都是水,精子只占不到1%,其余不到10%是各种营养成分。
这些营养成分包括脂肪、蛋白质颗粒、游离氨基酸、矿物质(钙、镁、钾、锌)、酶、果糖等,它们都是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得的。
这看着很多吧
其实一杯牛奶和一杯豆浆的都比它高
从生理构造解释:血液主要是由骨髓产生,精液则是由睾丸产生。
两者是人体不同的系统,不存在以一敌十的关系,说白了还是封建思想的生殖崇拜,夸大而已。

2、男人一生只能射精6000次?
看到这句话不少男生菊花一紧,虎躯一震,想当年
屏幕前的日本姑娘们的活色生香,温柔的五指姑娘自给自足,垃圾桶包裹着千军万马的纸团刻写出了你的销魂快乐。
6000次的机会我还剩下多少?是否现在应该按需分配?
事实上:男人一生多少次根本就没有具体数字,男性的睾丸平均能产生106*203个精子,而且是昼夜不停,24小时全天制造。
并且如果你射精频率较高,精子需求量增加时,睾丸生产精子的速度会随之加快,当然是在营养充足身体机能正常的前提下。
所以,到底是多是少全凭自己造化。
那些80岁还能老来得子的例子不在少数,你的蛋蛋远比你想象的要厉害。
再者,大家觉得6000块钱很少,但是6000次射精其实并不少。
咱们稍微做一下小学除法,看看6000次还需要你精打细算省着点用不
假如 :一夜7次,超级牛逼,可持续2年3个月
假如:一日3次,从早到晚,可持续5年4个月
假如:每天1次,夜夜笙歌,可持续16年4个月
假如:3天一次,张弛有度,可持续50年
50年是什么概念,从互联网诞生到2019的发展也才50年,所以把心放到肚子里,只有条件允许,及时行乐吧。

3、纵欲过度,会精尽人亡!
在影视剧中有不少男人就是精尽人亡的,所谓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。
然而,这些所谓“精尽人亡”在高潮中突然死去的人,90%都是自己已经有了病,60%以上是心脑血管疾病,比如以下这些病:
情绪一激动,交感神经就兴奋,心跳就加快,血压就升高,呼吸就加深,心脏,肺脏还有血管的压力就太大了,身体遭不住啊。
所以,身体不好年纪大了的人需要悠着点,量力而行才符合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所以,一滴精等于十滴血,精液营养高;男人一生只能射精6000次,所以得省着点;纵欲伤元气,精尽而人亡等这些都是假的。
那么,健康的夫妻生活频率是多久一次??请看各个年龄的性爱频率公式(仅供参考)
20岁,2X9=18,即10天内8次(约1天一次)
30岁,3X9=27,即20天内7次(约3天一次)
40岁,4X9=36,即30天内6次(约5天一次)
50岁,5X9=45,即40天内5次(约8天一次)
60岁,6X9=54,即50天内4次(约12天一次)
出现力不从心、腰膝酸软的男性不建议参考
如果问世界上最动人的告白是什么?
并不是一句简单的“我爱你”
而是“我愿意为你精尽人亡!”